6月18日上午,广东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在广州正式揭牌,项目选址位于广东省博物馆西广场首层。
“文物医院”长啥样?戳视频揭秘↑
【资料图】
据悉,广东文物保护科技中心项目是《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
广东省博物馆馆长肖海明表示,广东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将作为省级综合性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与科学研究中心,立足广东、辐射湾区、面向全国,打造华南地区最先进的综合性“文物医院”,服务新时代文物保护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揭牌仪式现场。
01
设立多个修复室
为文物“保驾护航”
一条长走廊,两侧排列着各个门类的文物实验室,透过沿途的超大玻璃窗,能清楚看到每个实验室内文保工作人员的一举一动。
“我们这次实验室的设计和以往相比,更加通透,就是希望未来公众可以像参观展览一样来观看我们的文物修复过程,达到公众科普宣传的目的。”广东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主任、研究员张欢说。
器物修复室内,文保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
记者走进古钟表修复室内看到,广东省博物馆无机组修复师秦臻正在对馆藏的一件广钟进行珐琅修复,另一侧的修复师则正在操作仪器,对广钟的每个零部件进行三维数据扫描。
广东省博物馆无机组修复师秦臻正在对广钟进行珐琅修复。
“这件广钟是故宫调拨到广东的藏品,上个月,故宫古钟表修复专家王津专程来指导广钟的拆装修复,这一修复成果也将在明年钟表展览中展出或呈现。”秦臻说。
广东省博物馆无机组修复师正在对广钟进行三维数据采集。
位于隔壁的书画修复室内,修复人员正在对古籍、字画进行修复。广东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研究馆员李涛一边操作,一边为学生仔细讲解每个步骤。
广东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研究馆员、书画修复专家李涛正在指导学生。
“广东的潮湿天气给文物修复带来很大难度,古画纸张容易长霉,不同的季节要进行不同的工序,比如潮湿的季节就做揭画、镶边,干燥的季节就进行晾干定型。”从事了17年文物修复工作的李涛,期待未来能够借助实验室,与业内文博机构乃至公众,进行更多书画修复方面的培训和交流。
在器物修复室内,广东省博物馆无机组修复师、副研究员刘晓清向记者展示了自己手中的一台分光测色仪。据介绍,这类设备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广东省博物馆则利用这类设备,同时结合对文物颜色体系的研究,创新性地研发了一套文物保护修复补配色的专利技术,通过在广州、澳门等地文化遗产中的调查研究和技术验证,证实这套技术可弥补传统人工配色的不足。
广东省博物馆无机组修复师、副研究员刘晓清展示文物保护修复补配色方法。
“通过这件仪器,我们可以对文物的色彩进行扫描,并且给出补配色的方案,包括精确到需要取用多少克的黄色、白色。”刘晓清表示,这一文物保护修复补配色方法已经在2021年拿到了发明专利,具有一定的开创性。
02
超5000平方米空间
体现文物修复全流程
事实上,广东文物保护科技中心的落成早有基础。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广东省博物馆建馆伊始,就引进化学和生物专业本科毕业生从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1973年至1975年,先后设立文物保护实验室、文物修复室和文物书画修复装裱室。2009年,整合重组为新部门“文物保护修复科技中心”,2021年更名为“文物保护科技中心”。2013年,建成专业化的海洋出水文物保护实验室。
广东省博物馆的部分文物保护修复专利。
张欢介绍,广东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是由此次新建成的3600平方米实验室和广东省博物馆原有文物保护科技中心的1500平方米实验室整合而成,总面积达5100平方米。
不同区域如何划分功能?张欢告诉记者,整个中心大致分为三个区,原先的A区将重点做基础科学研究,对文物本体进行分析检测;新建的B区将进行文物保护修复的研究等;未来建成的C区则将运用研究好的方法对文物进行修复。“通俗来讲,就像从医学科研,到重点难点攻克,到具体的手术治疗,完成一个文物保护修复的全流程。”
广东省博物馆书画修复师毕佳正在进行古籍修复。
据悉,投入使用后,广东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将重点关注岭南特色文物的保护修复和科学研究工作,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海洋出水文物、革命文物、海防文物、中西文化交流文物等,以及岭南湿热环境下文物预防性保护。
“我们希望搭建起这样一个平台,联动全省文博单位的科研力量和社会力量,集中解决广东面对的文物保护难点难题,并达到能够展示、科普的目的。”张欢表示。
【采写】南方+记者 黄堃媛
【摄影/摄像】南方+记者姚志豪
【剪辑】南方+记者 周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