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红毯直怼镜头,他毫不畏惧,黄晓明:我油过,但从没有丑过
上影节红毯大头照一出,黄晓明面对直怼镜头,不管什么生图原图,他都扛得住。
【资料图】
黄晓明曾经油过,但真的没有丑过。
这些年控油成功,首先需要极强的自律以及动能输出。
明星和普通人在减肥塑形这条路上,投入产出比是一样的,都要经历漫长的煎熬,甚至生无可恋的孤苦期。
尤其黄晓明作为演员,有时候为了角色,需要在极短时间内塑形,为此会采取一些极端的、不健康的减肥方式,他也吃了不少苦头。
这种吃苦,也能锤炼他的意志力,所以他要去塑造角色的苦,而不是之前那种塑造角色的好。苦更真实,更贴地,而好,更倾向于四平八稳,这样的角色就没有惊喜,有点平平无奇,也容易不断重复。
角色的好,还带着一种偶像光环,演员自己容易在舒适区里表演,这样就会给观众审美疲劳,也容易自恋。这些因素堆砌起来,表演就会油腻,对角色的理解也会单一。为何现在很多演员表演油了,也有这个“角色好”的缘故,本身剧本就单薄,角色能好到每年都能找到很多同类项角色。
黄晓明之前的油,就是源于这些点。对自己放弃要求了,舒适区接活儿确实很惬意,相当于我们普通人认为的那种“钱多活少”,但演员是要占据公共资源的,你在舒适区里不断输出油腻形象,是要被群起而攻之的。
所以前面几年,他也被观众鞭打、吐槽。
黄晓明这一点好,他敢直面各种批评,能听得进坏话。这一点和很多明星不一样。
明星是活在真空世界里的,时间久了就容易脆弱,就像父母过度宠溺孩子,那孩子抗压力就天然弱。
黄晓明打破了明星的这种天然屏障,迎来自己的不破不立。
参加综艺《中餐厅》,他全程认真干活,好几季下来都是如此,慢慢重新积累了市场好感度,这也算长线的塑形路线。
明星你要去改变舆论走向,不能讨巧,不能着急,观众愈发理性,也见多识广了,更自信了。
像有些鼠目寸光的明星,沉迷于短线炒作,短线获利,但市场变幻太多,你能在这个周期火,但下个周期马上让你查无此人,糊穿地心。
黄晓明的转型期,熬了好几年。
《琅琊榜之风起长林》算是去油的第一步,这个剧的IP效应很强,而且前面一部已经到了很高的层级。黄晓明化繁为简,用内敛、收着的表演方式去展示角色,收着演很难,需要突破内心的静谧,过去那种交行货的浮躁要降下来。
包括《鬓边不是海棠红》,他去迎合了市场的一些潮流做剧的元素,但也守住了表演的稳。毕竟他有很强的商业价值,很多时候到了他这个层面呢,会去思考如何更好地兼容市场,但也守住演员的底气。
电视剧这块先慢慢去油,市场反馈慢慢好了。
他也开始重拾初心,在电影上发力。
《戴假发的人》,看海报就知道是现实题材,揭秘人生百态的那种。
还有《最后的真相》,悬疑片,也是如今市场的热门赛道。海报很美,期待成片。
有了这些转型的诚意以及付出,黄晓明过去的国民度基础才能回春。
过去的积累是一笔财富,但需要你整个事业线是连贯的,中间不能断层。
最初的《大汉天子》,包括早年的《风声》、《中国合伙人》,这些过去的高光储备,不能当老本来啃,总会啃完的。
只有后续不断踏实前行,这些老本才会保值、增值。